對許多產後媽咪來說,產後骨盆多久恢復這個議題總是受到熱烈的討論。孕期間隨著胎兒的成長,骨盆需要承受越來越大的壓力,鬆弛的韌帶及肌肉也在生產時進一步伸展。若產後骨盆沒有及時矯正並恢復,可能會引發一連串的生理機能問題。產後媽咪若想要盡快重回健康狀態與美好體態,那就要從「產後骨盆運動」開始!

全文參考資料來源:
• American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s (ACOG). Optimizing Postpartum Care (2018)
• Mayo Clinic.Kegel exercises: A how-to guide for women
•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(WHO). Maternal and newborn health

產後骨盆多久恢復?需要矯正的徵兆有哪些?
懷孕期間,為了迎接新生命,骨盆的關節與韌帶會逐漸鬆開,以便提供足夠空間與彈性給寶寶。生產後,骨盆往往需要時間與正確的鍛煉,才能恢復到原先的穩定度。若沒有將骨盆及時矯正保養的話,可能會產生以下問題:產後小腹明顯 | 骨盆前傾或鬆弛,會讓小腹看起來更加凸出 |
腰酸背痛 | 骨盆結構失衡導致身體重心改變,腰椎與背部肌群負擔加重 |
下背僵硬 | 骨盆錯位會使下背部容易出現僵硬、緊繃的不適 |
尿失禁或頻尿 | 骨盆底肌群無力,尤以大笑、咳嗽或提重物時,出現漏尿情況 |
骨盆高低不一 | 有些媽媽發現走路或站立時骨盆一側較高或較低,顯示骨盆已出現歪斜 |
3大產後縮骨盆運動,幫你穩定恢復肌群!
在確認身體狀況允許後,媽咪們可以嘗試以下簡單且實用的骨盆運動,幫助恢復產後骨盆穩定性與肌力。1. 骨盆橋(Pelvic Bridge)
- 姿勢準備:仰臥平躺,雙膝彎曲,腳掌穩定貼地,雙手放在身體兩側。
- 動作要點:吸氣時收緊核心肌群,將臀部抬起,讓肩膀、臀部、膝蓋呈一直線;需保持3~5秒後,再慢慢將臀部放回地面。
- 次數建議:每天2~3組,每組10~15次。
- 小提醒: 注意避免過度拱腰,並將意識集中在臀部與核心肌群的力量上。
2. 凱格爾運動(Kegel Exercise)
- 骨盆底肌群定位:想像自己在嘗試停止尿流的那組肌肉。
- 動作要點:收縮骨盆底肌群5秒,然後放鬆5秒;要避免用力憋氣或用腹肌、臀肌代償。
- 次數建議:每天3組,每組10次。
- 小提醒: 持之以恆的鍛鍊有助於提升生活品質,同時也能幫助增強骨盆的穩定性。
3. 貓牛式伸展(Cat-Cow Stretch)
- 姿勢準備:四肢著地,手腕在肩膀正下方,膝蓋與骨盆同寬。
- 動作要點:吸氣時抬頭、延展脊椎(牛式);呼氣時低頭、圓背收腹(貓式)。
- 次數建議:重複動作 10 次以上。
- 小提醒: 配合緩慢且穩定的呼吸,感受身體的伸展,能幫助放鬆身心,同時增進骨盆靈活度。
產後縮骨盆除了運動恢復外,還有哪些輔助方法?
除了產後縮骨盆運動外,還有以下幾項方法,也能幫助新手媽媽更有效地找回骨盆穩定:• 穿戴合適的塑身衣
建議可穿戴具有支撐與固定效果的產後塑身衣,能在日常生活中協助穩定骨盆位置。• 保持良好姿勢
當在抱寶寶、哺乳或工作時,都要注意腰背挺直、骨盆與脊椎呈中立位,並避免久坐或久站引起的不適。• 規律運動習慣
除了針對產後骨盆恢復的縮骨盆運動外,也可嘗試進行散步、伸展或低強度瑜伽等活動,以強化身體的核心力量。• 均衡營養與充分休息
攝取足夠的蛋白質、維生素與礦物質,並確保睡眠品質,才能讓身體在修復階段擁有足夠的能量。產後骨盆矯正,推薦必備赫本塑身衣!
若想為產後骨盆及全身提供更全面的支撐與穩定,「赫本塑身衣」是許多媽媽的首選。以下為其具有的特色:- 量身訂製:一人一版手工量身訂製,能更精準貼合個人身形,避免壓力不均導致的不適。
- 零膚觸™布料:通過Oeko-Tex100與SGS兩道安全測試,柔軟透氣兼具安全,符合嬰幼兒用品等級標準,適合敏弱肌膚。
- 標靶脂雕™設計:在腋下、鼠蹊等關鍵部位做減壓裁切,提供適度支撐,不阻礙血液與淋巴循環。
- 上下開襠設計:在哺乳與上廁所時都能保持舒適與便利,無須頻繁脫穿,減少育兒生活上的負擔。
全文參考資料來源:
• American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s (ACOG). Optimizing Postpartum Care (2018)
• Mayo Clinic.Kegel exercises: A how-to guide for women
•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(WHO). Maternal and newborn health